正在阅读:宜章大地岭土话的词化变调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全部分类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宜章大地岭土话的词化变调

投稿 张三2021/06/04 09:20:3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 326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大地岭土话的词化变调,是指一些词的音节末尾出现违背正常声调,一律读高平声调的现象。

在宜章大地岭土话中,词化变调是单音节语素,当它出现在多语素词的末尾的时候,一律读成45 或者55 的调值,正好跟入声的调值一致。大地岭土话6 个声调是:阴平(33) ,阳平(13) ,上声(35) ,阴去(51) ,阳去(11) ,入声(45) 。

下面对比列举一些包含同样语素出现不变调和变调两种情况的词语:

置(51) 家具———布置(45)

友(35) 谊———朋友(45)

齿(35) 轮———牙齿(45)

一行(13) ———银行(45)

视(13 来自官话) 力———电视(45)

庭(13) 长———家庭(45)

南(13) 方———湖南(45)

水(35) ———雾水(45) (露水)

难(13) 做———困难(45)

鞋(13) ———拖鞋(45)

人(13) 情———仇人(45)

造(11) 船———制造(45)

这种词化变调主要出现在名词中,因为名词中多音节的多一些。这种现象听起来有点类似法语在每个词的最后一个音节度固定地读重音。

这种现象在南岭山脉区域的其他土话中也出现。例如,广东北部的曲江县白沙镇大村,曲江县西北部的犁市,韶关市北江区的腊石(庄初升,林立芳,2000 年) ,广东北部与江西、湖南交界的仁化县长江镇 。

曲江县白沙镇大村土话阴调变23 ,阳调变45 ,而且韵尾前面加入喉塞音 。在多音节词中这种变化一般出现在末尾音节,自由语素没有这个限制。这种变化一般出现在口语常用的名词中,有名词词化作用。

《中国语言地图集》认为是土话,有人认为(李冬香,2000 年) 是客家方言的仁化县长江镇方言也在口语常用词中出现这种变调。不论原来是什么声调一律变成45 调值。庄初升,李冬香认为这个变调的结尾超过去声的本调55 ,于是用上升的箭头“ } ”表示。似乎这个变调可以记录成56 。

根据五度标调法的相对性原理,我们认为只能记录成45 ,去声可以用55 或者44 记录,因为没有另外的44 对立。仁化县长江镇方言的变调同时改变古代并、定两个全浊声母的声音,就是由不论平仄送气变成不送气,例如“逃、陶、淘、萄,道、稻、导、盗”的声母送气。但是变调的“桃”不送气。这可能是湘方言特点对客家、赣方言特点的作用。

湖南衡山方言(彭泽润,1999 年) 在部分称谓名词中残留这种现象,但是一个词所有音节都要按照一定模式改变声调的现象,被叫做“模式化变调”。只有“哥哥、姐姐、婶婶、满满(叔叔) ”几个叠音词,一律采用“11 + 45”的声调模式。这样变调的还有儿童语言中的“鸡鸡(生殖器) 、手手、饼饼、奶奶”等临时叠音词。看来,这种词化声调变化现象是广东和湖南交界区域的土话中比较普遍的一个特征。

词化变调现象更加说明词在语言中的基础地位,用汉字中相同的字记录的语言单位可能属于不同性质的单位。因此我们不能把“字”当做汉语的基本单位,当做调查汉语方言的根本入口。

通过用字记录的单音节语素或者单音节词,可以用比较少的时间得到语音系统的结构要素。但是,很容易被一些方言中不能做词用的语素掩盖方言事实。例如,大地岭土话和衡山前山方言,都会用方言读出普通话词“跑”,但是方言表达这个意思用的词不是“跑”,是“打飞脚”。我们应该像调查那些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语言一样,在调查方言的时候特别重视词的调查,更多从“词汇入手”(王本瑛,1997 年) ,至少要结合词来调查语素反映的音系。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