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宜章县古时便有“楚粤之孔道”之誉,现今更是湖南的“南大门”。宜章县携其超过1400年的历史,拥有2117平方公里的面积和65万人口的庞大家园。作为一个革命老区县、它不仅是一个山区农业县,也是一个生态适宜度高,非常适合旅游的地方。
近年来,宜章县县委和县政府充分利用其天然的茶叶资源和深厚的茶文化传统,以莽山红茶为重点,致力于“建基地、扩规模、提品质、创品牌”的发展策略。莽山红茶已不仅仅是宜章的生态、文化、精品、富民及希望之茶,更是成为湖南红茶重点产区和湘南优质红茶带的一部分。承载着“五红特质”的莽山红茶,其风味与品质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的瞩目。
以下是宜章莽山红茶的几个关键特点:
生态之茶: 莽山红茶的种植地处于生态环境优越的保护区、森林公园,享受着南岭小气候的恩泽,茶园分布在海拔600至800米的山地上,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都为红茶的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化之茶: 宜章瑶民种植茶叶的历史悠久,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记载。莽山红茶的故事与中国革命的历史紧密相连,不仅见证了历史,还承载着文化。
精品之茶: 莽山红茶的外形秀丽,茶汤色艳,香气持久,口味清淡却又能温暖胃腑。其高质量不仅体现在品牌上,也体现在每一杯茶的品味和标准上。
富民之茶: 莽山红茶对宜章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它是帮助当地八万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产业,也是宜章“四个转变”的龙头产业。
希望之茶: 宜章县的茶叶产业已迈出由增产到提质的关键步伐,跻身“全国茶业百强县”的行列,以及“湖南茶叶千亿产业十强县”。
莽山红茶,作为宜章县茶叶产业的旗舰,其红色不仅代表着茶之本色,也象征着发展的希望和活力。随着“莽山红”逐步被推向国际市场,它的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承载着宜章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宜章茶叶,以红茶为核心产业,在生态优势和文化底蕴的双重推动下,已形成了一整套茶叶生产、加工与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全县的茶园面积达到6.5万亩,拥有12家茶叶龙头企业,获得省级龙头企业认定的有2家,市级的有3家。此外,26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和16个大中型茶馆的成立,以及超过80条加工生产线的运行,共同构筑了宜章茶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