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宜章莽山,一场瑶族风情的沉浸式邂逅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宜章头条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宜章莽山,一场瑶族风情的沉浸式邂逅

原创 超级管理员2025/11/23 14:10:1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 1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宜章莽山,一场瑶族风情的沉浸式邂逅


走进莽山,仿佛踏入了一幅活着的瑶族人文画卷,这里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更保留着千年瑶乡最纯正的生活气息。


在宜章莽山的清晨,山谷间回荡着清亮的瑶歌:“我们这里有好山好水,欢迎大家来游山玩水……”60多岁的瑶族妇女赵小花一边采茶一边唱着她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这里是莽山瑶族乡,莽山旅游区在2022年以来已接待游客近600万人次,其中大湾区游客超过300万人次。究竟是什么吸引着如此多的游客前来?除了莽山著名的无障碍旅游设施外,更深层次的吸引力在于那份真实而动人的瑶族风情。


---


01 瑶乡风貌:从深山瑶寨到风情景区


莽山瑶族分为过山瑶和八排瑶两种。过山瑶中的赵姓瑶族从福建迁入莽山,其他则从江华、新田等地迁入;八排瑶则从广东阳山迁入。


这些瑶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并随着社会进步不断发展变化。


如今,莽山瑶族乡的多个村落依然保留着传统的瑶族风貌,却也不再是闭塞的山村。


走进莽山瑶族乡跳石子自然村,一栋栋民宿于绿树掩映中透出点点灯火。随着莽山旅游的发展,这些民宿经常出现“一房难求”的景象。


在莽山燕子岩景区,美丽“瑶寨”建设项目已初具雏形。景区按照“保护为主、合理改造、完善配套”原则,将瑶宴、瑶绣、瑶歌等特色文化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02 文化体验:沉浸式的瑶族日常生活


在燕子岩景区的溶洞餐厅,热情的瑶家阿哥阿妹会唱起敬酒歌。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相聚在一起,品尝色香味俱全的瑶家竹筒饭、蕨根粑、小河鱼等特色菜品。


一位游客杨素华兴奋地分享道:“我最喜欢吃那个瑶家竹筒饭,非常的美味鲜香,听说这里晚上还有瑶家篝火晚会,准备留下来好好体验一下。”


夜幕降临,篝火晚会拉开序幕,绚丽的烟花秀点亮乡村夜空,尖叫声、欢笑声在山谷中回荡。这些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让游客流连忘返。


在莽左火塘,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瑶族非遗。打油茶的醇香、粽叶糍粑的软糯、神仙豆腐的鲜嫩,搭配“森林瑶宴”的生态美食,令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媒体代表赞不绝口。


瑶族妇女的服饰特色鲜明,莽山过山瑶妇女剃发裹长绣帕,两端垂缨珞,覆于两耳侧至肩,耳上喜缀环,项县银圈,身着青布衫裙。


衣服的胸、袖、领皆绣花和绲彩边布条,腰系红布,脚裹绑腿,着绣花鞋。


03 节庆盛宴:瑶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瑶族的节庆活动是了解瑶族文化的绝佳窗口。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同胞会举行盛大的盘王节,纪念先祖槃瓠抗敌御侮,受封为“盘王”之日。


盘王节期间,庙中瑶王殿上安放着槃瓠夫妇及子女十三尊木雕彩绘象。仪式程序繁杂,内容丰富,主要祭祀盘王先祖,追溯历史,有吟有唱,有道白有舞蹈,其中掺杂着道教和巫教色彩,既娱神又娱人。


除了盘王节,瑶族还有起春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一)和团圆节(每年农历七月)。这些节日都杀牲祭献,承载着瑶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今年“五一”假期,莽山旅游区以“探秘南岭明珠 乐享瑶乡风情”为主题,推出森林剧场、花婆婆斗舞、机器人巡山等系列活动。


让游客在领略莽山大美风景的同时,感受瑶族的人文风情。


04 艺术瑰宝:瑶歌与瑶绣的传承


在莽山深处,瑶歌正回响千年。瑶歌被称为“赛过花朵的语言”,是瑶族人民的口头诗歌,承载着他们的历史、信仰和生活智慧。


然而,瑶歌没有文字记载,全靠口口相传。随着时代变迁,会唱传统瑶歌的老人越来越少,许多古老的调子正面临失传的风险。


宜章县莽山瑶族乡塘坊村村民赵桥妹虽已年过七旬,但她的声音依旧洪亮而富有感染力。她从小就对瑶歌痴迷,父辈们劳作时唱的瑶歌,成为了她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赵桥妹只读过小学,识字不多,但她决心把瑶歌记录下来。她向村里的长辈学习唱腔,遇到不会写的字,就向晚辈请教,实在记不住的就画个“圈圈”代替。


历时三年多,她手抄整理了20余本歌集,收录了1000多首瑶歌。内容涵盖农耕、婚嫁、祭祀等方方面面。这些歌集,如今成了莽山瑶族文化的珍贵档案。


除了瑶歌,瑶绣也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燕子岩景区,客家大院、风雨走廊、燕来民宿等被独具特色的瑶家刺绣装饰一新。


景区还在抓紧实施瑶绣展厅布展,让游客能更好地欣赏这一传统工艺。


05 旅游新貌:从“风景”到“场景”的转变


宜章莽山旅游正经历从“资源为王”向“创意为王”转变、从“观光游览”向“沉浸体验”转变。这一转变让莽山成为游客追逐的诗和远方。


去年11月,一场极具瑶族风情的大型歌舞演艺节目“莽山传奇”在宜章莽山火热上演。当“天下莽山 奇幻仙境”与瑶族文化新体验碰撞,当“山水画卷”与民族记忆联动,莽山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新玩法“新”潮澎湃。


随着“莽山传奇”大型风情演艺项目的推出,莽山旅游热点由“风景”吹向了“场景”,“看景人”变成了“景中人”。


除独具瑶族特色的歌舞演艺外,莽山艺术团还精心准备了长桌宴和莽山优质特产展销。通过原生恋的绿色食材和地道的瑶族风味,给游客留下不一样的旅游记忆。


“天下莽山”正在用旅客喜闻乐见的方式,构建“1+N”新文旅产业发展体系。借助独特的文化IP属性,聚焦“天下莽山”发展核心,深化文旅融合、唱响全域旅游、赋能县域发展。


06 传承与创新:瑶族文化的当代新生在莽山瑶族乡西岭村


赵小花和村里的许多妇女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务农为生。她天生一副好嗓子,也爱好唱歌,唱起瑶歌来,声声动听,句句传情。


在西岭村,无论是田间劳作,还是闲暇时的聚会,都能听到赵小花的瑶歌。她说,她的瑶歌是跟村里的老人学的。


赵桥妹不仅自己唱瑶歌,还积极向村民传授瑶歌演唱技巧。她从不保留,只要有人想学,她都尽心尽力地教。


在她的影响下,塘坊村乃至整个莽山瑶族乡的瑶歌氛围愈发浓厚,许多年轻人也纷纷加入到瑶歌的传承队伍中来。


随着莽山旅游的开发,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瑶寨,被瑶歌的独特魅力吸引。当地政府也积极推动瑶歌进校园、进景区,甚至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


在莽山的青山绿水间,瑶歌已回响了千年。如今,它正以新的方式延续——从口口相传到文字记录,从深山瑶寨到更广阔的世界。


---


夜晚的莽山瑶寨,篝火燃起,瑶家阿哥阿妹拉起游客的手,跳起欢快的舞蹈。瑶歌在山谷间回荡,仿佛千年前的回响穿越时空,与今天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


随着瑶歌被记录整理,随着瑶绣装饰现代民宿,莽山的瑶族风情正以新的方式延续生命力。


从深山瑶寨到旅游景区,从长者传习到青年继承,宜章莽山的瑶族文化在创新中传承,在开放中保护。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